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甲状腺滤泡状癌的超声及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努尔波勒, 马平, 诸玮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4): 233-238.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4.004
    摘要 (2663) HTML (1) PDF (2087 KB) (2)
    目的

    探讨甲状腺滤泡状癌(FTC)的超声及临床病理学特征。

    方法

    选择2019年6月15日至2022年12月31日于南京市高淳人医院超声科诊断的17例FTC患者,总结其超声、组织病理以及细针穿刺细胞学(FNAC)检查术后基因检测结果的特征。

    结果

    17例患者病灶长径为(31.23±15.44)mm。超声检查示所有患者肿块回声不均匀,均无微小钙化灶;76.47%(13/17)患者的超声学特点表现为肿块最大径大于25 mm,88.24%(15/17)的患者肿块可见血流信号,且其中70.59%(12/17)患者肿块内血流信号稀疏,82.35%(14/17)的患者肿块未见周围声晕;患者病灶弹性成像评分为(2.53±0.76)分。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所有病例的肿块都侵犯到了包膜及包膜外;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表明所有病例均为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阳性,降钙素阴性。9例患者进行FNAC后基因突变检测,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BRAF)突变检测均为阴性,其中6例患者进行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基因突变检测,有5例为阳性。

    结论

    术后病理学检查仍然是诊断FTC的金标准,FNAC术联合分子标志物TERT的检测有助于提高FTC的术前诊断率。

  • 2.
    耳后淋巴结内涎腺透明细胞型嗜酸性腺瘤的诊断学特征
    毛高才, 张建波, 袁一方, 毛小波, 戴慧勇, 王哲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4): 261-265.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4.009
    摘要 (2123) HTML (4) PDF (1822 KB) (1)
    目的

    探讨耳后淋巴结内涎腺透明细胞型嗜酸性腺瘤的诊断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1月21日联勤保障部队第928医院五官科收治的1例耳后淋巴结内涎腺透明细胞型嗜酸性腺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结合文献,总结其诊断学特征。

    结果

    患者女性,15岁,3年前发现左耳后肿物,约"花生米"大小,后增大至"鹌鹑蛋"大小;查体发现左耳后皮下触及一肿物,质地中等,边界清,活动度一般。彩超提示左侧耳后实性占位,大小约3.3 cm×2.8 cm,边界清,内回声不匀,双侧腮腺及甲状腺未见异常。胸腹部CT检查均未见异常。左耳后肿物摘除术中见肿物位于耳后皮下淋巴结群位置,距离左侧腮腺约0.5 cm。术后病理大体检查示肿物大小4.0 cm×3.2 cm×2.6 cm,表面灰红及黄白色,不规整椭圆形,有完整包膜,切面灰黄灰白,质偏软。HE染色示纤维包膜内主要为腺泡状密集增生的嗜酸性上皮细胞、透明细胞及泡沫样细胞,包膜边缘可见残余的淋巴组织间隙;瘤细胞核中位,核仁及核分裂象少见,胞质丰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示广谱型细胞角蛋白(CK)阳性,高分子量细胞角蛋白(HCK)少量阳性,低分子量细胞角蛋白(LCK)阳性,P63、S-100、平滑肌肌动蛋白(SMA)、波形蛋白 (Vimentin)、肾细胞癌标记物(RCC)、甲状腺球蛋白(TG)、P53、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癌胚抗原(CEA)、Dog-1蛋白(Dog-1)、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糖类抗原125(CA125)、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均阴性,Ki-67核蛋白(Ki-67)阳性率1%~2%。病理诊断为左耳后淋巴结内涎腺透明细胞型嗜酸性腺瘤。

    结论

    耳后淋巴结内可发生嗜酸性腺瘤,其发生可能与淋巴结内涎腺异位有关;与涎腺内原发嗜酸性腺瘤相比,呈年轻化特点,并有透明细胞变特征;该肿瘤的诊断需紧密结合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和免疫组织化学特点进行鉴别排除。

  • 3.
    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的诊断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刘迎, 尹嫚, 杨林青, 王云飞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3): 173-177.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3.006
    摘要 (1866) HTML (0) PDF (3508 KB) (6)
    目的

    探讨子宫颈浸润性复层产黏液的癌(ISMC)的诊断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9月9日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妇科收治的1例ISMC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其诊断学特征。

    结果

    患者女性,34岁,经期延长半年余,阴道不规则流血1个月,于外院行宫颈癌筛查示人乳头状瘤病毒(HPV)33阳性,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示非典型腺细胞,不能明确意义。妇科检查见宫颈膨大,质硬,直径约3 cm×4 cm;全腹部CT平扫提示宫颈占位性病变;宫颈活检病理提示鳞状细胞癌;行经腹宫颈癌根治术,术后病理示ISMC,大小2 cm×2 cm×1 cm,癌侵及宫颈管壁近全层,并累及神经,脉管内查见癌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示P16 (+),P63(+),细胞角蛋白5/6(CK5/6)(+),CK7(+),细胞核增殖相关指数(Ki-67)(+,>75%)),最终确诊为ISMC。

    结论

    ISMC易误诊为宫颈鳞状细胞癌,可行相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鉴别。

  • 4.
    痛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超声征象与临床疼痛的相关性分析
    杜梅霞, 闫萌萌, 肖丽珊, 张芳芳, 姜彩云, 赵诚, 姚国栋, 宁春平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4, 12 (01): 31-37.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4.01.005
    摘要 (1694) HTML (0) PDF (2367 KB) (1)
    目的

    探讨超声征象评估痛风患者第一跖趾关节临床疼痛程度的可行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痛风科就诊的109例痛风患者的临床及超声资料,根据患者疼痛程度分为4组:无疼痛组(n=25)、轻度疼痛组(n=25)、中度疼痛组(n=31)、重度疼痛组(n=28)。多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多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组间等级资料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疼痛程度与超声特征之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ICC组内相关系数进行医师间超声图像评估结果的一致性分析。

    结果

    109例患者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62±14.91)岁。4组患者之间临床分期(χ2=76.31,P<0.01)、痛风石检出例数(χ2=14.39,P<0.01)、痛风石数量(H=55.39,P<0.01)、滑膜内血流信号评分(H=15.49,P<0.01)、痛风石内血流信号评分(H=11.26,P<0.05)、超声血流总分(H=20.64,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滑膜血流信号(r=0.30,P<0.01)、痛风石内血流信号(r=0.35,P<0.01)、超声血流总分(r=0.43,P<0.01)均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够客观地评估痛风患者的疼痛,滑膜及痛风石内血流信号与患者的疼痛程度密切相关,在超声报告中提示血流信号分级对痛风患者的精准诊疗具有指导意义。

  • 5.
    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结直肠息肉诊断自动分类模型
    陈健, 张子豪, 卢勇达, 夏开建, 王甘红, 刘罗杰, 徐晓丹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4, 12 (01): 9-17.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4.01.002
    摘要 (1296) HTML (0) PDF (4593 KB) (1)
    目的

    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结直肠息肉诊断自动分类模型的构建。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在苏州市3个内镜中心的不同图像增强内镜(IEE)技术下的结肠镜图像957张(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537张,常熟市中医院359张,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61张),依据病理结果分为正常组、增生性息肉组和腺瘤性息肉组。利用DenseNet-121、EfficientNet、resnet101和resnet50 4种卷积神经网络(CNN)框架,构建深度学习模型,并评估其与经验不同的内镜医师的准确率、召回率、精确度、F1值和读片时间。

    结果

    EfficientNet在4个模型中最为优越,准确率0.961,召回率0.968,精确度0.959,F1值0.962,在读图用时方面,所有模型完成图像自动诊断任务的平均时间为(4.08±0.63)s,远快于内镜医师所需的平均时间[(291.10±17.68)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2,P<0.01)。将EfficientNet预训练模型经迁移学习后的模型命名为"EffiPolyNet",其在腺瘤性息肉上有少量误分类,但准确率达0.90,AUC为0.98。t-分布随机邻域嵌入(t-SNE)可视化揭示了腺瘤性和增生性息肉间部分语义特征重叠,解释了模型的误分类。利用梯度加权分类激活映射(Grad-CAM)和沙普利可加性解释(SHAP),揭示了模型决策中的关键图像区域和特征的相对重要性。

    结论

    EffiPolypNet模型在多种IEE技术的结直肠息肉性质分类中表现出色,为结肠镜光学诊断提供了高效且可靠的支持。

  • 6.
    吉兰-巴雷综合征诊治的10个步骤(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Guillain-Barré syndrome in ten steps全译)
    Sonja E Leonhard, Melissa R Mandarakas, Francisco AA Gondim, Kathleen Bateman, Maria LB Ferreira, David R Cornblath, Pieter A van Doorn, Mario E Dourado, Richard AC Hughes, Badrul Islam, Susumu Kusunoki, Carlos A Pardo, Ricardo Reisin, James J Sejvar, Nortina Shahrizaila, Cristiane Soares, Thirugnanam Umapathi, 王玉忠, Eppie M Yiu, Hugh J Willison, Bart C Jacobs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3): 198-211.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3.010
    摘要 (1117) HTML (0) PDF (1973 KB) (14)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少见但可危及生命的、自身免疫介导的周围神经病。GBS通常由感染引发,发病率可在感染性疾病暴发期间增加,如2013年法属波利尼西亚和2015年拉丁美洲的寨卡病毒流行期间,该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由于GBS的临床表现和病程多种多样,其诊疗存在一定的复杂性,而目前尚无可用的国际性临床诊疗指南。本文作者撰写了一份适用于全球的GBS诊疗指南,特别是在疾病暴发期间,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本指南根据当前文献和专家共识撰写而成,采用10步式结构,以便在临床实践中更好地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GBS的诊断标准、临床变异和鉴别诊断;其次,通过10个步骤介绍了GBS的早期识别和诊断、收治重症监护室的指征、治疗指征和选择、疾病进展的监测和处理、临床病程和结局的预测,以及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处理。

  • 7.
    反复发作的糖尿病纹状体病的影像学特征并文献复习
    徐长贺, 尚海龙, 于乐林, 王一超, 赵世伟, 沈慧, 叶娟, 杜红娣, 王莺, 沈海林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3): 165-168.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3.004
    摘要 (1114) HTML (0) PDF (1005 KB) (4)
    目的

    探讨糖尿病纹状体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1月12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苏州九龙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例反复发作的糖尿病纹状体病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并复习文献,总结该病的临床及影像学特征。

    结果

    1例老年女性患者因左侧上肢偏侧舞蹈样运动2 d入院,入院时静脉随机葡萄糖38.62 mmol/L,颅脑CT示右侧基底节区高密度影,头颅MRI示右侧纹状体T1WI高信号,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序列未见明显异常信号。予胰岛素降糖、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并予抗血小板聚集、降脂稳定斑块、改善循环、营养脑细胞、调控血压等对症治疗,1周后血糖控制稳定,复查头颅MRI提示右侧纹状体T1WI高信号强度减低,症状好转。患者出院1个月后因左下肢不自主舞蹈样扭动再次入院,复查头颅MRI提示右侧纹状体T1WI高信号,血糖轻度增高伴炎症指标较高,两肺感染,予降糖、抗感染治疗,患者下肢扭动症状消失。

    结论

    患者出现亚急性单侧肢体舞蹈样运动障碍、存在控制不佳的糖尿病、颅脑CT和MRI提示对侧纹状体高密度影和T1WI高信号时,应考虑糖尿病纹状体病,感染也可导致该病的复发,该病的影像表现具有一定的可逆性。

  • 8.
    "长新冠"诊断基础及其对直升机飞行人员作业效能的影响
    朱莹, 周阿香, 李森, 王旭, 齐光辉, 杨策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3): 145-152.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3.001
    摘要 (961) HTML (2) PDF (1157 KB) (10)

    "长新冠"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者发病后或无症状感染者确诊后3个月存在的、持续至少2个月,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的症状。作为2019年冠状病毒感染后部分患者客观存在、多器官系统受累且临床症状多样的综合征,"长新冠"的病理生理学、危险因素和治疗方法尚不明确。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即使在健康的年轻COVID-19患者中,心脏、肺和凝血功能障碍以及神经精神后遗症也可能发生。这种疾病的潜在表现可能会导致直升机飞行人员作业效能下降,甚至可能导致飞行人员突然丧失能力。鉴于目前"长新冠"对直升机飞行人员的影响鲜有研究,笔者主要从"长新冠"对飞行人员身体各个系统的影响着手,对先前的研究进行总结,旨在厘清"长新冠"的诊断基础以及如何影响飞行人员的作业效能,并从航空卫生保障层面,提出加强"长新冠"直升机飞行人员体检和健康鉴定、做好飞行作业放飞标准把控、飞行全过程卫生监督、疫苗规范化接种、特医食品和营养剂补充及心理综合康复干预的一体化干预措施,为航医做好直升机飞行人员COVID-19康复后的健康保障以及复飞检查提供新思路。

  • 9.
    狼疮肾炎无创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
    郭芳芳, 李珉珉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4): 271-275.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4.011
    摘要 (879) HTML (3) PDF (994 KB) (1)

    狼疮肾炎(LN)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主要的并发症,是造成SLE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新型的无创生物标志物对LN的动态诊断和活动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笔者主要对来源于血液及尿液的蛋白质类、细胞因子类及细胞外囊泡相关微小RNA等无创生物标志物进行综述,以期为LN的诊断、疾病活动度监测及预后判断提供参考思路。

  • 10.
    早孕期胎儿右位主动脉弓的产前超声诊断学特征
    邹艳丽, 栾文杰, 王淑娟, 刘亚琴, 初桂芝, 李松洋, 王好玲, 张锦婷, 姜鑫, 栾泽东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4): 227-232.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4.003
    摘要 (803) HTML (1) PDF (1784 KB) (2)
    目的

    探讨早孕期胎儿右位主动脉弓(RAA)的产前超声诊断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至2022年7月于莱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行早孕期胎儿规范化超声检查并经随访证实的12例RAA胎儿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胎儿RAA早孕期超声诊断学特征。

    结果

    12例RAA胎儿中8例为孤立性RAA,4例合并其他心内、外畸形。3例行遗传学检查,2例正常,1例为22q11微缺失。在三血管气管切面(3VT)上12例胎儿RAA表现为主动脉弓位于气管的右侧,9例动脉导管弓与主动脉弓间距增大,9例RAA合并迷走左锁骨下动脉与左位动脉导管形成"U"形血管环。3例RAA合并头臂动脉镜像分支(1例伴动脉导管缺如,1例伴左位动脉导管,1例伴右位动脉导管)未形成血管环,在3VT切面上2例表现为单一动脉弓(主动脉弓),1例表现为右"V"形征。在非标准左心室流出道切面(LVOT)上11例表现为胎儿主动脉升部与弓部夹角增大。12例中4例引产后经病理解剖证实,8例经中孕期及产后超声心动图证实。

    结论

    胎儿RAA在早孕期具有特征性的声像图特征,掌握RAA的产前声像图特征,对早期检出和诊断胎儿RAA有重要意义。

  • 11.
    永存正中动脉并正中神经双支变异的超声诊断特征分析
    王洪军, 李朝密, 张恒, 刘鲲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4): 244-248.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4.006
    摘要 (798) HTML (1) PDF (2218 KB) (3)
    目的

    探讨永存正中动脉并正中神经双支变异的超声诊断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就诊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超声科的7例永存正中动脉并正中神经双支变异患者的临床及超声图像特征,其中3例手术确诊,总结永存正中动脉并正中神经双支变异的超声诊断学特征。

    结果

    7例患者临床症状多表现为前臂或腕部疼痛不适,常伴有桡侧手指麻木。超声诊断特征为前臂可显示异常搏动的管状无回声,与正中神经伴行,正中神经变异为两支束状的低回声,有独立的高回声神经外膜,二者并行进入腕管,腕管可见正中神经卡压,卡压处前后径1.6 mm~1.9 mm,近端正中神经肿胀增粗,前后径增大至2.8 mm~3.5 mm。3例患者经手术证实,术中发现正中神经肿胀,前臂段分为两支,与永存正中动脉伴行进入腕管,腕管内正中神经可见不同程度卡压。

    结论

    超声检查永存正中动脉并正中神经双支变异有明确的诊断学特征,对临床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 12.
    线粒体功能障碍与卵巢早衰的研究进展
    于乾雪, 廖学梅, 孙龙龙, 范梦莹, 蒋明超, 孟慧, 李瑞基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4): 283-288.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4.013
    摘要 (781) HTML (1) PDF (1633 KB) (3)

    卵巢早衰(POF)是一种常见的生殖内分泌疾病,主要表现为因卵巢功能衰竭所致的提前闭经,严重影响女性健康。线粒体作为重要细胞器,不仅具有供能作用,还参与细胞分化、信息传递和凋亡等各种生命活动,其功能障碍与POF发生有关。笔者主要从线粒体能量代谢失衡、线粒体钙代谢失衡、线粒体DNA突变及线粒体动力学改变4个方面综述线粒体异常对POF的影响,并通过总结该疾病的相关机制,对POF的治疗方案作出相应见解及未来展望。

  • 13.
    早孕期羊膜带综合征产前超声诊断分析
    初桂芝, 王淑娟, 栾文杰, 郭桂敏, 官春霞, 武晓峰, 李松洋, 王好玲, 栾泽东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4, 12 (01): 57-60.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4.01.009
    摘要 (772) HTML (3) PDF (1749 KB) (2)
    目的

    探讨早孕期羊膜带综合征(ABS)胎儿的产前超声诊断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7日于莱州市妇幼保健院超声科行产前超声检查并经引产证实的1例13+6周ABS胎儿的产前超声资料,并复习文献。

    结果

    早孕期ABS超声表现为胎儿左上肢及双足活动受限,右上肢缺如,羊膜腔内探及多条纤细的线状羊膜带回声及与之相连的片状羊膜回声,羊膜带线状回声分别与左手指及双足趾末端相连。

    结论

    掌握ABS的产前超声诊断学特征,可提高其产前早期检出率和诊断准确率。

  • 14.
    基于血管内超声的机器学习在冠状动脉病变中的研究进展
    熊鑫, 邓勇志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3): 153-157.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3.002
    摘要 (757) HTML (0) PDF (920 KB) (1)

    血管内超声图像是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的重要参考数据。医生对血管内超声图像信息的判断在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机器学习能够提取出人肉眼无法感知的图像信息,进行数据分析并构建医学诊断模型,有助于判定斑块的稳定性,预测疾病进程以及患者的临床结局,在辅助临床工作方面有一定作用。笔者就机器学习方法在冠状动脉血管内超声图像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并探讨其局限性及发展方向。

  • 15.
    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与左肾周血肿的超声造影诊断特征
    王昕禹, 赵国政, 徐娟, 刘淑萍, 李利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4): 239-243.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4.005
    摘要 (742) HTML (1) PDF (2454 KB) (1)
    目的

    探讨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与左肾周血肿的超声造影诊断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6日空军特色医学中心心血管外科收治的1例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与左肾周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合文献,总结超声造影在内漏诊断中的价值。

    结果

    患者男性,54岁,因"间断胸闷气短不适1年,加重1周"入院。2年前因发现腹主动脉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术后患者一般情况较差。常规超声示腹主动脉呈瘤样扩张,内可见支架回声,彩色多普勒示瘤体内红蓝相间的涡流信号;左肾肾周低回声包块,彩色多普勒示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造影示左肾周包块未见明显微泡进入,于腹主动脉支架上端左外侧壁周边可见微泡进入血管周边包块上半部内,并于右外侧壁返入支架内。超声提示:左肾周血肿,未见明显活动性出血;腹主动脉瘤支架术后,瘤体内可见活动性渗漏(Ⅰa型内漏)。腹部CT示动脉瘤处壁间血肿形成,腹膜后左肾后方包裹性积液(考虑为血肿),支架位置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影。

    结论

    对于腹主动脉瘤腔内修复术后内漏患者,超声造影能实时观察术后的内漏部位,可弥补常规超声的缺点以及增强CT无法动态监测的不足,为内漏的诊断提供准确而有效的影像学依据。

  • 16.
    高血压及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患者血清钾及低钾血症与心电图左心室肥大的关系
    王梦卉, 王梦茹, 骆秦, 朱晴, 李南方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4, 12 (01): 18-24.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4.01.003
    摘要 (740) HTML (0) PDF (877 KB) (1)
    目的

    在高血压或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中明确血清钾、低钾血症与心电图左心室肥大(ECG-LVH)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就诊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规范进行PA筛查并完善血钾、心电图检查的1 107例高血压患者,确诊PA患者177例,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或PA患者血清钾、低钾血症与ECG-LVH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血清钾或低钾血症筛查ECG-LVH风险的准确性。

    结果

    在高血压患者中血清钾(OR=0.482,P=0.033)、低钾血症(OR=1.819,P=0.033)独立于血压、肾素活性、醛固酮/肾素等指标与ECG-LVH相关;在PA患者中,血清钾(OR=0.070,P=0.004)、低钾血症(OR=6.472,P=0.007)独立于收缩压与ECG-LVH相关。血清钾筛查高血压或PA患者ECG-LVH的AUC为0.607及0.784,PA患者血钾<3.28 mmol/L时,筛查ECG-LVH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71.4%及89.6%。

    结论

    高血压或PA患者,血清钾、低钾血症与ECG-LVH独立相关;特别在PA患者中,低钾血症与心肌肥厚有关。

  • 17.
    肾母细胞瘤基因1在卵巢疾病发病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刘育昕, 王子晗, 张艺馨, 栾永婕, 孟凯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3): 178-183.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3.007
    摘要 (714) HTML (0) PDF (850 KB) (8)

    卵巢癌(OvCa)、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常见的女性卵巢疾病。卵巢疾病具有异质性特点,因此其诊断难,治疗效果及预后较差。肾母细胞瘤基因1(WT1)是一种具有抑癌和促癌双重作用的特殊基因,其编码蛋白通过激活或抑制基因转录调节卵巢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迁移等过程。WT1突变或表达异常会影响OvCa、POI、PCOS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其与卵巢疾病的关联表明该基因可作为靶点,在诊断、治疗、预后评估方面具有潜力。笔者主要总结WT1在卵巢疾病发生和发展中的调控机制,讨论WT1在卵巢疾病诊断、治疗和预后方面的应用潜力。

  •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孟丽君, 宋芹, 邵莉, 李健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4, 12 (01): 38-43.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4.01.006
    摘要 (670) HTML (0) PDF (1065 KB) (1)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合并肺动脉高压(PH)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在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治疗的121例活动期SLE患者,根据有无肺动脉高压分为PH组(n=57)与无PH组(n=64),检测并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与SLE患者肺动脉收缩压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SLE发生PH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相关指标对SLE患者PH的预测价值。

    结果

    PH组与无PH组在年龄、性别、病程、体重指数、SLE疾病活动指数(SLEDAI)评分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PH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79.88(71.31,86.60)%]、CD8T淋巴细胞水平[44.61(32.02,59.61)%]高于无PH组CD3T淋巴细胞水平[75.24(66.19,81.60)%]、CD8T淋巴细胞水平[33.17(26.57,40.42)%],PH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31.33(21.25,41.50)%]、CD4/CD8[0.67(0.45,1.17)]低于无PH组CD4T淋巴细胞水平[40.03(29.95,51.26)%]、CD4/CD8比值[1.25(0.84,1.6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3.73,3.15,4.03;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SLE患者肺动脉收缩压与CD4T淋巴细胞水平(r=-0.297)、CD4/CD8(r=-0.357)呈负相关(均P<0.05),与CD8T淋巴细胞水平(r=0.316)呈正相关(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D8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OR=1.108,P<0.01)是发生PH的危险因素,CD4T淋巴细胞水平升高(OR=0.092,P<0.01)是发生PH的保护因素。ROC曲线结果显示,CD3、CD4、CD8T淋巴细胞水平和CD4/CD8以及联合检测预测SLE合并PH的AUC分别为0.605、0.666、0.697、0.713、0.794,均有良好的预测效能(均P<0.05),其中联合预测效能高于单项。

    结论

    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异常与SLE合并PH相关,其对于病情的评估具有较高的价值,可作为一项重要的参考指标,对临床诊治和疾病预后预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19.
    利奈唑胺致黑毛舌的临床诊断学特征
    王昊, 明倩文, 王斌, 卢太坤, 张海宁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4): 254-260.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4.008
    摘要 (649) HTML (1) PDF (3224 KB) (2)
    目的

    探讨利奈唑胺致黑毛舌的临床诊断学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26日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神经内科门诊收治的1例细菌性脑膜炎(不除外结核)患者使用利奈唑胺后出现黑毛舌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分析利奈唑胺致黑毛舌的可能机制、临床诊断学特征及防治策略。

    结果

    患者女性,37岁,因"头痛、发热伴恶心呕吐1周"入院,诊断为细菌性脑膜炎(不除外结核)。对患者行利奈唑胺联合抗结核药物治疗,应用利奈唑胺18 d后患者舌背变为黑色,23 d后出现明显的毛发样改变,期间患者自觉舌背有异物感。停用利奈唑胺30 d后,患者舌背黑色舌苔完全消退,口腔异常感觉消失。结合相关文献分析,患者服用利奈唑胺后黑毛舌出现的中位时间为14.0(12.0,21.0)d,病情好转停药后黑毛舌消失的平均时间为(13.4±6.6)d。黑毛舌的主要表现是舌背出现丝状乳头的伸长和肥大,呈棕色或黑色改变,在排除微生物感染的前提下,其诊断主要依赖视诊观察,在停药及消除危险因素后黑毛舌消失。

    结论

    黑毛舌可能与利奈唑胺用药相关,临床可以通过舌丝状乳头的伸长和肥大及舌背棕黑色变色等特征进行观察诊断。

  • 20.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与血清TNF-α、VEGF水平相关性研究
    颜凡辉, 赵明俐, 李颖, 郭方明, 詹景冬, 赵英杰, 王阳, 张艳芬, 赵笑梅
    中华诊断学电子杂志 2023, 11 (03): 158-164. DOI: 10.3877/cma.j.issn.2095-655X.2023.03.003
    摘要 (639) HTML (0) PDF (937 KB) (5)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不同冠脉血管病变程度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相关性。

    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吉林市中心医院心内科ACS患者60例,根据ACS患者临床表现、冠状动脉造影(CAG)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结果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0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组18例和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组22例。检测各组患者血清TNF-α及VEGF水平,并分析各组患者不同血管病变程度、斑块特征与TNF-α、VEGF水平的相关性。

    结果

    UAP组血清TNF-α水平[(4.99±0.27)μg/L]与NSTEMI[(5.62±0.32)μg/L]组和STEMI[(5.77±0.42)μg/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8,7.08;均P<0.05)。单支病变组TNF-α、VEGF[(3.34±0.32)μg/L、(310.94±67.83)μg/L]水平和多支病变组[(5.87±0.46)μg/L、(388.32±143.59)μg/L]比较,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1,2.12;均P<0.05)。重度狭窄组血清TNF-α水平[(5.19±0.47)μg/L]高于轻度狭窄组[(3.55±0.28)μg/L]和中度狭窄组[(3.64±0.42)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2,11.25;均P<0.05)。易损斑块组[(4.36±0.87)μg/L]和斑块破裂组[(5.86±0.33)μg/L]血清TNF-α水平高于其他斑块类型组[纤维斑块组(2.99±0.77)μg/L、脂质斑块组(3.35±0.65)μg/L、钙化斑块组(2.79±0.31)μg/L和巨噬细胞浸润组(2.83±0.34)μg/L],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3.10,4.89,5.62,5.00,11.41,11.72,5.62,20.86,20.56;均P<0.05)。各组VEGF水平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TNF-α水平与VEGF水平呈正相关(r=0.118),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241),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稳定斑块(UP)组斑块纤维帽厚度[(57.92±18.22)μm]小于稳定斑块(SP)组[(217.17±105.23)μm],UP组斑块脂质池弧度、微通道比例、管腔内血栓比例、巨噬细胞浸润比例、胆固醇结晶比例[(207.23±65.56)°、9/29(31.03%)、4/29(13.79%)、15/29(51.72%)、15/29(51.72%)]均高于SP组[(143.65±34.12)°、3/31(9.68%)、0/31、4/31(12.90%)、3/31(9.6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2.45,χ2=0.00,0.07,0.22,0.09;均P<0.05)。UP组血清TNF-α水平[(4.76±0.68)μg/L]高于SP组[(3.44±0.2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P<0.05)。UP组Gensini评分[35.90(22.91,71.01)分]和SP组[27.60(18.50,45.42)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3.58,P>0.05)。

    结论

    随着冠脉血管病变支数增加及血管狭窄程度加重,血清TNF-α水平上升。冠脉存在易损斑块和斑块破裂的ACS患者,其血清TNF-α水平更高。

阅读排行

更多